第三部分 再论神命定的路
第十六篇 实行排聚会
读经:希伯来书十章二十四至二十五节,以弗所书四章十二节,提摩太后书二章二节,提摩太前书三章二节。
多年以来,基督徒的事奉一直是基督徒中间很大的问题。多数的基督徒都有事奉
主的心愿、存心和渴望。真正的信徒一开始寻求主,就考虑到如何事奉主。我从
自己的经历里发现,几乎每一位基督徒工人都有他自己对于基督徒事奉的观念。
我们很不容易看见有两、三位基督徒工人在事奉主的作法上是一致的。他们通常
有不同的看法和观念。这就是历代基督徒中间有许多分裂的原因。这些分裂之所
以发生,不仅是由于不同的看法和观念,也是由于不正确的动机和存心。这些不
同的看法搀杂着不正确的动机和存心,导致混乱。为要从这混乱搀杂中得着拯救,我们必须回到圣经来。圣经必须是我们的标准。
新约圣经很强的嘱咐我们,要出去接触人传福音。(太二八19,可十六15。)我
们一传福音,有人得救受浸了,我们就立即面临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照顾初
信者?』要研究在初信者一得救受浸之后该如何对待他们,我们必须回到主的话
来。我们不该撇下初信者为孤儿,我们的良心不会允许我们这样作。我们必须照
顾他们。然而,我们已过将照顾新人的事主要的都信托给召会。我们也许觉得,
只要我们把新人带到召会的聚会,并且在会所里给他们施浸了,召会就会负起照
顾他们的责任。但一般而言,召会无法负起照顾初信者的责任。过去十到十五年
之间,我们也许浸了许多人,可是没有多少人受浸之后得着照顾。结果,许多人无法在生命上长大,跟随主一直往前。
多年以前,倪弟兄为着顾到初信者的需要,在上海召会开始有初信聚会。他为初
信者准备了一系列的五十二课,我是第一个在上海教这些课的。可是这些初信聚
会最终失败了。倪弟兄准备的题目很好,教课的老师也很好。然而,没有多少初
信者到那些聚会里来。初信聚会最终满了老信徒。帮助初信者的需要多年来一直
存留着,可是到了最近,我们才找出应付这个需要的路。
排聚会是照顾初信者最好的路
从一九八四年十月到今天,我一直不断的考虑我们基督徒的事奉这件事。我从我
的研究与经历所得的结论,就是我向你们所陈明的新路。这条新路包括访人传福
音,在新人家餧养他们,在排聚会里成全信徒,以及在较大的召会聚会里申言。
排聚会是照顾初信者正确的路,可是你对排聚会的领会也许与我的领会十分不同
。我们也许有相同的辞汇或用语,但是我们对这些辞汇的领会也许全然相异;也
有可能我们的领会虽然相同,实行却大为不同。有些人认为排聚会应由召会的带
领人来编组,然后嘱咐圣徒照顾那些聚会。然而,这是行不通的。这就像有人领
养几个孩子,组成一个家庭,然后要另外一人作这个家的父亲。一个家正确的成
立乃是藉一男一女结婚生子。这些孩子是从这对父母生的,藉着这对父母生的,
生来归于这对父母,并与这对父母在一起的,也是为着这对父母生的。父母与孩子形成一个真正的家庭。
在排聚会里也是一样。排应当是由圣徒和他们所浸的人来在一起而成立的。一群
圣徒也许已经同作了一段时间福音的工。因着他们一同作工,他们就自然而然会
有负担带着所得的新人,来在一起有排聚会。因此,排聚会不是由任何人用组织
的方式成立的,乃是由圣徒同他们在基督里属灵的儿女所构成的。这样成立的排
聚会很有成功的可能,但排聚会的成功不是只靠一项;排聚会还有许多其他的项目。所以,不要盼望很快的成功。有许多事要学习。
学习是一回事,实行又是另一回事。我们也许在某些事上受过教导,可是我们若
不实行,就不能获得全部的益处。人也许受过教导如何弹琴,可是他若没有耐心
练习,他就不能正确的弹琴。我们必须在排聚会的事上学习,我们也必须实行。要实行就需要学习,要实行就需要有耐心。
在排聚会里彼此敞开
我已经题过许多关于排聚会的点,可是很少人付诸实行。我题过我们需要藉着唱
诗、赞美或祷告,很活的到排聚会里来。我们也需要在排聚会里彼此敞开。我们
若不唱着、祷着或赞美着来在一起,也不乐意彼此敞开,排聚会就会受亏损。我
们许多人不肯将自己向别人敞开,不喜欢让人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
我们也许喜欢别人说他们的事,可是我们不喜欢说自己的事。有人拒绝向他们所
不认识的人敞开;但即使那些相识很久的人,也不喜欢彼此敞开。我们必须学习
彼此敞开。我这样作,并不是说要我们没有限制的将凡事都向人敞开;这样行是
愚昧的。但是我们的确需要学习将日常的事,向与我们同作信徒的人敞开。
没有适当的彼此敞开,就很难实行排聚会。没有适当的敞开,就不可能有彼此互
相的代祷、照顾和牧养。不仅如此,若没有这些事,就很难藉着发问和答覆问题而彼此教导。因此,排聚会乃在于我们彼此的敞开。
在排聚会里照着我们的能力彼此教导
排聚会里的教导,乃是藉着彼此互相的问答。我们在这件事上必须看见,我们都
已经重生,有了神的生命和性情,并且在神的生命里有种性能。神的生命大于我
们天然的生命,所以神生命里的性能也比我们天然的生命更大、更丰富。但我们
每一个人能尽功用的程度仍然有所不同。有些人非常有才能,有些人不是那么有
才能。得救多年的人和得救几天的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在每一排里都会有一
些有才能的人,他们在召会生活里多年,比排里其他的人更有认识。这些圣徒应
当在聚会里负较多的责任,但不要正式的安排他们作这事。把任何事弄得正式都
会杀死正常的情形。这些圣徒应当甘心乐意接受负担,自愿的尽功用。
四位弟兄姊妹在一个排里与他们属灵的儿女来在一起的时候,其中两位也许比其
他两位更能在教导上帮助人。虽然我们都应当试着教导,但那些比较能教导的应
当自动的背负更多教导的担子。那些比较不能教导的,应当多学习。我们要教导
就必须学习。你若不是丰富的认识圣经或经历基督,就没有多少可以教导人的。所以,你参加排聚会时,该一直有学习的态度。
在排聚会里的教导与成全
提后二章二节说,『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从我所听见的,要托付那忠信、能教导
别人的人。』保罗嘱咐提摩太这位有恩赐的同工,要将所听见的,托付那忠信、
能教导别人的人。提摩太应如何实行这话?照行传二十章二十节看,保罗的作法
乃是在公众面前,或挨家挨户的教导。实行挨家挨户教导的路,揭示在希伯来十
章二十四至二十五节:『且当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不可放弃我们自
己的聚集,好像有些人习惯了一样,倒要彼此劝勉;既看见那日子临近,就更当
如此。』二十四节说,我们必须『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我们必须
彼此激发爱心并勉励行善。二干五节题到『不可放弃我们自己的聚集。』这句话
的意思是不可放弃我们基督徒自己的聚集。按照上下文,这聚集必定是一种排聚会。
这种聚会不应该太大,也不应该太小。若是太大,你们就很难彼此相顾、激发爱
心;若是太小,你们就可能失去聚集的兴趣。如果只有三、四位固定的来在一起
聚集,就很难激发与会者的兴趣。根据我们的经历,排聚会最好至少有十二位,
好维持一同聚集者的兴趣。排聚会最好的人数是十五到二十之间。有十五到二十人聚会,就很容易维持所有与会者的兴趣。
实行保罗对提摩太教导别人的嘱咐,最好的路乃是藉着定期的排聚会。召会若是
人数多,就可以建立好些定期的排聚会。如果我像提摩太一样能教导人,并且善
于教导,(提前三2,)我就应当访问这些排聚会。在某一个十五人聚集的排里,
也许有七人很有希望。我就该多花时间在那个排聚会上。我不该去那个聚会作教
师,乃该像与会者一样的尽功用。在一次一个半小时的聚会里,我也许可以抓住
十五到二十分钟的机会说一些话。不论是甚么主题,或者有人题出甚么问题,我
都该就着那个主题或问题,有所可说的。这样,我就非常有弹性,并且是活泼、新鲜的。
这样的实行在乎我们的才能,我们的才能在乎我们的学习。我们的学习若是有限
,我们就不能在排聚会里有弹性的发问并回答问题。若有人在排聚会里问到有关
神圣分赐的意义,我们回答这样问题的才能就在于我们的学习。我们要正确的回
答,就需要学习。我们的实行若是活泼的,是在交通里彼此敞开的,是彼此照顾
、代祷、牧养的,但我们却没有才能藉着互相教导而成全圣徒,我们的排聚会就
不会达到目标。排聚会不是单靠新人。新人许多时候很好,但不是一直都那么好
。我们需要那些能教导的。我们若带一些新人到排聚会,在那里却没有人能教导,结果就不是那么有希望。
在实行排聚会时,藉着教导成全别人这件事需要最多的学习。以弗所四章十二节
题到这成全。这个藉着使徒、申言者、传福音者、以及牧人教师的成全,只有在
排聚会里才能透彻的实行。我相信使我们能实行成全的正确聚会,乃是排聚会。
正确的召会生活百分之八十是靠排聚会。排聚会的情形完全在于排里的每一位。
若是每一位都作得好,排聚会就会非常好。若是每一位都作不好,排聚会就会崩溃。
为着实行排聚会甘心乐意付代价
我们都必须付代价,学习许多关于排聚会的事。照着我的观察,在台北和美国,
我们中间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乐意学习。即使我们甘心乐意的学,仍然需要付代价
。作任何事都需要付代价。我们必须甘心乐意的学习并实行排聚会。作为基督徒
,我们需要爱主,过晨晨復兴、日日得胜的生活。我们也需要传福音,叫罪人得
救受浸。然后我们需要照顾这些初信者。我们也需要在本地过正常的召会生活。
为要顾到这些事,就需要甘心乐意付代价。没有这种甘心乐意,就不可能实行上述的事。
我们越回到圣经来研究基督徒的生活和事奉,就越看见神命定的路会叫我们非常
忙碌。没有人能闲散的实行神命定的路。主已经给我们看见祂的路,但是实行却
极其缺乏。我们要进入实行,就必须甘心乐意并付代价。我并不指望全数圣徒实
行神命定的路,但我的确盼望至少三分之一的圣徒实行主的路。只要有三分之一
的圣徒动机、心意纯洁,诚实忠信的实行主的路,主必看见新路的成功。为了要
全然进入神命定的路,我们必须多学习。我们必须学习脱离自己天然的习惯,学
习活泼、敞开。我们必须学习圣经并经历真理,在我们里面储存美好的积蓄。我
们也必须学习如何抓住机会,实行我们所学的。这样,我们就必定受益,召会也必得建造。
|